内蒙草原旅游业的进化之路-以希拉穆伦为例

今天说一个不太和谐的话题——民生。不知从哪听来的,我还隐约记得很多人对我说过内蒙古大草原市场化运作非常成熟,据说就连海拉尔那种5线城市,一到夏天通常都是“一床难求”。可谁知啊,谁知,这“一床难求”的背后,是一件件耸人听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发生在今天,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

首先要先从希拉穆伦(昭和)这个地方说起,说来也诡异,内蒙古能称的上草原的地方,基本都分布在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可大部分游客来内蒙古的话,肯定要先落地到自治区首府——西部,而西部地区基本都是荒漠和戈壁,但这时你想从西转战到东的话那可就难了,要知道从呼市到通辽的距离换在内地的话都可以穿越几个省了,所以很多人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后又碰到了如何在去草原的问题,因为要知道西部,尤其阴山河套一代其实和内地也没有什么区别——人口密度大,农耕化程度高。但如果你非要想看草原,这里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希拉穆伦,本来西部牧区是罕见绿茵的,但希拉穆伦正巧处于南农北牧的过渡带,唯独这过渡带和阴山河套地区植被还算完好,且希拉穆伦和其他地方相比,它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距离,他离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座“大城市”非常近,它不但是离呼市最近的草原,甚至也可以说是西部地区少数能称得上草原的地方之一。一开始希拉穆伦接的是内蒙外办的客,从80年代末一直到90年代初,干的基本都是闷声挣大钱的勾当,当时希拉穆伦只有2家外办的关系户开的旅游点,后来随着政策的放宽,大量的达茂牧民也加入到了淘金的队伍。开始的前5年,农牧民们还真的赚了不少,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旅游点挣的就更多了,但好景不长,随着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何况希拉穆伦并不大,很快土坯房结构的蒙古包逐渐布满了希拉穆伦大草原,其原本美丽的草原风光,渐渐有了东北农村的调调,从这时候开始一些原本无法想象的事情都慢慢的变成了现实。首先希拉穆伦的敖包多了,因为每一个旅游点都给自己“自制”了一个敖包,大大小小的敖包构成了希拉穆伦的一道奇异的景观,从远处眺望就像一座座坟堆,而伴随敖包增多的是更多的祭祀礼杰,以前如果仅仅是祭祀lus、Savdag的话,现在又增加了关公老爷和观世音菩萨,甚至连吐宝蛤蟆和东海龙王也照祭不误。本来蒙古人祭祀敖包是忌讳用香火的,但现在也用了,而且都是那种像冰糖葫芦一样大的“巨香”,据说当地唯一的一个正统敖包——洪格尔敖包也被私人承包了,你想去祭敖包,那先留下买路钱。各个旅游点的服务质量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也马上直线下滑,因为大家都在拼价格,最后到了如果你肯花40块钱,不但骑马住宿全包,还能白吃两顿饭,而且这两顿饭不但有手把肉还附带四盘菜,如果你要觉得这40块钱对旅游点来说赚的太少的话,我还要告诉你这40块里的一半还要给提供客源的旅行社,如此低廉的价格,相信即使换做是乌干达人,也肯定消费得起,而在希拉穆伦,大部分旅游点都是这个样子的。当然如此便宜的价格,肯定不难想象那饭菜和住宿的质量如何了,一般有点钱的旅客是不愿意去那些小地方的,可如果你想换一个条件稍好一点的旅游点,可它又成了另一个极端,一只全羊2200,骑马一圈要一百,一碗奶茶十块钱,你不去也没人求你,人家和各单位都有关系,那些上面来的旅游者花的都是国家的钱,人家才不心疼哩。

当然说起希拉穆伦的话,就不能不说希拉穆伦的马,希拉穆伦才多大啊,但它却有8000多匹马,按照荒漠草原的载畜量来说,这8000匹马少说需要50万亩的草场,而且必须保证马群高度集中并且四季轮牧,这样才能使草场得到修养,并且不会造成沙化,但事实恰恰相反,这8000匹马不但平均散落在希拉穆伦的各个角落,而且在夏天其活动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植被并不“厚实”的希拉穆伦伴随着近年来的干旱,其草场质量也是跌倒了谷底,甚至部分地区已经类似于戈壁滩了。除此以外马即使对开旅游点的牧民来说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因为大部分来旅游的人,都是头一次骑马,由于糟糕的骑术不但会使马的性格变的非常急躁,一些多余的动作甚至还会伤害和惊吓到马匹,比如大部分旅游者可能武侠小说看多了,他们在第一次骑马时往往都会猛踢马肚和狠抽马屁,对马而言莫说被鞭策,一个100分贝以上的“架”就够让神经脆弱的它吓出一身冷汗的,甚至骑马前在马倌多次警告过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人会视而不见的做出这类危险行为,要知道骑马是一门很难掌握的技术,只有在大量练习以后才能逐渐让马提速,哪能在第一次骑乘时就让其奔跑,在骑术不老练的情况下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说到这,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希拉穆伦年年都有不少从马上摔死的人,甚至被马甩下时因脚被马蹬挂住,被马连踩带拖几百米甚至一公里的人也有。对牧民来说这伴随而来的就是巨额赔偿,很多人即使从马背上轻轻摔下,这一摔往往就是大几千,如果动了筋骨,几万块钱的赔偿都是小意思。而且这种不幸的结果往往都是因为旅游者自身骑术不好所造成的,即使有保险也得赔偿,甚至还有受伤者不要索赔,旅行社为了增加收入还追要的事情,频发的索赔让牧民的微薄收入显得更是岌岌可危。据说临近希拉穆伦的农村里有不少人假装成旅游者,专门到旅游点假摔去讹诈牧民钱财,由于牧民性情单纯老实,甚至心里还会过意不去,非但不会怀疑这些人,哪怕是去借高利贷,也会如期支付赔偿金。以至于不少临近村子的人摔完后还去找远亲和托来继续假摔提成。甚至就在今年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一位倒霉的牧民因旅行者被马摔伤,已经连续索赔了四次,前后10多万块钱,这些赔偿不但赔光了他的所有积蓄,还致使他边临破产,可就在不久以后又碰到了这么一位从马上摔下的旅行者,怒不可赦的牧民拿起石头当场就把那匹马活活打死了,而那匹马从头到尾居然纹丝未动。对了解蒙古文化的人而言,很难想象蒙古人会打马,更不要说把马打死了,可这样的事情的确就发生在了希拉穆伦、发生在了内蒙古。今天金钱腐蚀的不在仅仅是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同时他还腐蚀了蒙古人纯朴的民风。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 Response to 内蒙草原旅游业的进化之路-以希拉穆伦为例

  1. Minami says:

    像鲁迅说的,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推测中国人,但我的恶意往往还总是不够用- -、、

Leave a comment